模拟城市中文网

 找回密码
 入住
搜索
查看: 1843|回复: 8

关于密度压缩的一些结论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1-10-6 17:5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第一部分简介
第二部分定义与解释
第三部分操作流程
第四部分注意事项
第五部分重要说明

[ 本帖最后由 zhuf1997 于 2011-10-6 18:13 编辑 ]

评分

参与人数 1威望 +1 收起 理由
伊比利亚魂 + 1 精品文章

查看全部评分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10-6 17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正文



第一部分:简介

适用人群:中新手。以及对一些有关密度方面知识有疑问的新手。

适用城市:由前期转向中期的城市


编写目的:帮助市长将城市从低密度向高密度成功转型。


温馨提示:对于不懂的地方请先通读全文,如果还是不懂,可以回帖问我。


声明:本教程可以转载,但必须打上“本内容由zhuf1997提供”的字样。


[ 本帖最后由 zhuf1997 于 2011-10-6 18:02 编辑 ]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10-6 17:56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第二部分:定义与解释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定义:
1.密度:在SC4游戏中,密度是指房屋所容纳人口与房屋占地面积之比。游戏中常有低,中,高三种密度类型。
2.收入:收入是指模拟市民的等级或产业的等级。游戏中常有低,中,高三种收入类型。
3.人口基数:人口基数是指在长出所需房屋类型之前的城市人口数量。
4.密度压缩:密度压缩是指将某几个低密度住宅变成中高密度住宅的方法。
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解释:
1.密度不等于收入。在游戏中,我们常会在RCI需求图中看见低住宅,高商业等字样,这里的低是指收入的低,并不是密度的低。
2.密度是可以累加的,收入不行。某几个低密度低收入住宅,之后变成了高密度低收入住宅,这个过程是密度累加(亦可谓密度压缩)。但如果变成了高密度中收入住宅,那么就不是密度累加。
3.人口基数是通过计算增长前的人口,不是增长后的。一城在长海蓝前有20W人口,长了一座海蓝大厦后变为20.5W,那么此城相对与长出海蓝大厦这一动作的人口基数为20W,不是20.5W。
4.人口基数与GS的关系。GS(下面有相关网址可以了解)是人口基数大小的结果,人口基数越高,长出的大楼GS也就越高。
5.GS是指大楼的等级,亦可以指城市总体等级。
GShttp://www.simcity.cn/thread-58872-1-1.html


[ 本帖最后由 zhuf1997 于 2011-10-6 18:02 编辑 ]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10-6 17:57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三部分:流程操作

这是本帖的核心内容,也是我想阐述的主要内容,请认真阅读。
1.选好要建高楼的地址。
2.观察人口与工作。
3.观察需求量大小和人口基数。
4.拆除低密度楼层。
5.在所要建楼处规划。
6.等待楼层长出。
7.补回所缺失的工作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  注意;
             本段只针对与上述内容的操作细节,不针对操作原理。
1.在选择需建高楼的地址上,最好要先放一些奖励建筑或公园,保证环境。而且要保证该地区道路畅通,通勤时间短。
2.人口与工作的大致关系是城市总人口需要十分之7,或十分之6的工作岗位(例如A城来了10个人,在游戏中,就会7或6个人是需要工作的)
3.观察需求量大小是为了保证能长出所需高楼。某城有足够的人口基数,拆除4个小楼,损失人口1000,那么就会长出1200或1500等大于1000的住宅楼,进而刺激工作需求。但如果没有足够需求。那么可能导致需求小幅度增加或只长出低于1000人的小楼。
4.长出的高楼可能不如你所愿,这是风格导致的问题。或者是需求量过低或过高。解决办法就是拆!!

5.补回缺失人口工作时,可能会有人问:到底补什么种类的呢??我的回答是:密度压缩,必然导致人口小幅度或大幅度增加。增加的人口会刺激工作,可以顺其自然补回工作。

[ 本帖最后由 zhuf1997 于 2011-10-6 18:05 编辑 ]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10-6 17:57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第四部分:注意事项

1.教育,压缩过的人口教育基本是刚开始的程度(低收入为20,中高收入为40 和60).所以压缩后立马见学校补回EQ。这里有帖子以参考一下
http://www.simcity.cn/forum.php?mod=viewthread&tid=32402&highlight=EQ
2.环境:这里环境是指污染,美化与医院。压缩密度后很容易出现黑楼等现象。为了防止环境所导致的黑楼,在压密度之前把环境搞好。
3.失业:压密度失败主要是失业导致的。所以压密度给几个字:
轻,慢,稳。尤其稳,不要怕速度慢,每次压缩成功,都意味着你想高手进了一步。切不可批量压缩(除非技术高超)


4.通勤:通勤是个麻烦的问题,这里不多讲了。解决办法多建车站,地铁什么的。(不建议用单轨,单轨噪音高,影响环境)。

[ 本帖最后由 zhuf1997 于 2011-10-6 18:07 编辑 ]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10-6 17:57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五部分:重要说明

本段将阐述密度压缩的理论知识。
1.基础:这一理论是由joyescz提出的,具体在这里http://www.simcity.cn/forum.php?mod=viewthread&tid=70608&page=1#pid1098129 第5段就是。



2.延伸:密度压缩仅是量变,产业等级没有变化,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整体等级,进而是城市走上快车道。



3.密度压缩在城市规模上起到提供城市总体密度的作用,也在提供城市发展的速度。经过大规模密度压缩的城市,一般有如下特征:
需求量较高
人口20W以上
城市道路交通发达
④城市承中心密集,周边稀疏的分布。
  
  这样城市发展就比之前要快。中心密集的城市给予周边地区大量需求,周边地区发展后又给予外围城市大量需求,真实世界里也有实例(例如上海,香港)他们都走上了城市发展快车道。

[ 本帖最后由 zhuf1997 于 2011-10-6 18:08 编辑 ]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10-6 17:58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吧,就这么多。。
一个东东扯了好多。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1-10-6 19:33 | 显示全部楼层
LZ不容易啊 写这么多 多少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点用的。支持一下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1-10-8 07:18 | 显示全部楼层
其实那个链接里面就讲得很清楚了,不过楼主还是幸苦了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入住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版|模拟城市中文网

GMT+8, 2024-5-30 20:08 , Processed in 0.027336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